國網啟動2016年充電樁招標 多家上市公司分食數億
此前有業內人士表明,本年國網的充電樁投標金額約50億元,遠高于從前同期,除了在4月完結的這一批投標外,本年5月、9月還將有兩批充電樁投標。
首輪商場規劃估計6至7億
記者對這次投標量較大的幾個省份整理發現,投標項目的標準包含120A、150A、250A,輸出電壓多為DC500V,少部分為DC680V,包含山東、浙江等省份均在要點規劃本地市、區的電動轎車快速充電站建造。
“一般慢充都是歸于220V、60A以下的溝通充電樁”,獨立轎車咨詢參謀、博士張翔剖析稱,本年國網的投標會集在大功率的直流充電樁,即快充,這與國網當前將充電效勞商場向高速公路及城市公交等快充商場聚集的發展戰略有直接關系。此外,國網投標設備強化區域性,京津冀魯網格和長三角網格是未來繼續加強出資的區域,在過往的投標方案中也得到充分體現。
賽迪參謀轎車產業研究中心剖析師汪家紅也表明,此輪投標直流充電設備投標占有了主導地位,6000多個直流充電設備中,高速路直流充電設備達412個,比較2015年的國網充電設備投標力度又進一步加大,首輪的整體規劃估計在6億~7億元擺布。
張翔表明,國網投標收購量大,約占國內總需求的半壁河山,直流快充的出資成本是溝通慢充的2.5倍多,贏利水平相對高許多,對充電樁公司而言,國網的投標無疑是一塊“大蛋糕”。
到2015年底,國家電網現已累計建成1537座充換電站,同比2014年的618座增加148.7%,累計建成充電樁2.96萬個,同比2014年的2.4萬增加23.33%,已具有為35萬輛電動轎車效勞的才能。根據國網此前的方案,到2020年建成公共快充站6100座,充電樁5.9萬個,這也意味著,往后五年平均每年要建造913座充電站、5880個充電樁。
國網也清晰了建造國內高速公路快充網絡的戰略,到2020年,將根本建成“七縱四橫兩網格”高速公路快充網絡(七縱:沈海、京滬、京臺、大廣、京港澳、二廣、包茂;四橫:青銀、連霍、滬蓉、昆;兩網格:京津冀魯網格、長三角網格),全部掩蓋京津冀魯、長三角地區一切城市和其他地區首要城市的高速公路快充網絡,總計掩蓋202個城市,高速公路3.6萬公里。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青島等要點城市建成半徑不超越1公里的公共快充網絡。
此前的4月1日,國家動力局印發《關于2016年動力作業輔導定見的通知》,其間說到2016年,方案建造充電站2000多座、渙散式公共充電樁10萬個,私家專用充電樁86萬個,各類充電設備總出資300億元。
民營上市公司摩拳擦掌
關于國網這次發動的充電樁投標,多家上市公司的有關擔任人均向記者表明,現已注意到國網的投標方案,正在做有關準備。
科士達方面就泄漏稱,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國家電網充電設備招投標的有關材料。年報顯示,科士達上一年充電樁訂單達1億元,設備收入同比上漲13倍多,新動力商品(新動力充電設備)銷售量較上年同期增加678.54%,此前訂單暫未有國網項目。較早前,深圳聚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賈雪峰在承受記者采訪時就表明,本年方案爭奪拿到國網、南網的充電樁訂單。
不過,有業內人士剖析稱,民營充電樁公司在投標中依然面對較高的行政壁壘。記者注意到,以2015年的投標為例,國網累計發布48個充電樁標包,89家公司參加投標,終究僅有16家公司中標,多為國網體系內公司,其間許繼電氣中標包數5個、國電南瑞4個、中恒電氣4個。
中恒電氣在2015年年報發表稱,上一年累計中標國網充電樁收購項目金額超億元;國電南瑞在4月5日發布的年報中稱,上一年中標國網公司充電設備達1.77億元。
“民營公司中標較少,由于非國網體系內公司,這僅僅一方面因素”,張翔通知記者,不少民營充電樁公司主營為低壓類電氣工程,而高壓高功率的直流充電樁對技能要求相對較高,民企在技能實力方面比較較之下依然較弱。
汪家紅剖析指出,從中標概率來看,確系國網旗下的有關公司的中標居多,可是2015年也有金宏威、泰坦科技、萬馬新動力等民營公司中標,跟著投標規劃的擴展,未來民營公司的時機也將會不斷增加。